1957年,朱德看到南昌起义领导人排序后,大为不满:我不能排第二
#百家说史迎新春#
在中国众多的起义和抗战里,南昌起义的地位特别重要。这次起义能够大获全胜,多亏了好多革命家的聪明才智。南昌起义成功后,一本描绘这次起义的连环画被送到了中央那里审核。
1957年的时候,朱老总瞧了一眼南昌起义的连环画,看到里面领导人的排名,眉头就皱了起来,心里头很是不高兴。他直接就说:“我可不能排在第二啊。”那为啥朱德对这个排第二的位置不满意呢?
朱德在南昌起义中的功劳大得很,可以说没有他,起义前期的潜伏就不可能那么顺利。他算是起义的大功臣了,可为啥对排名这事老是放不下呢?这排名背后,到底反映了朱德啥性格呢?
南昌起义的起因和结果是这样的:之前国民党背叛了革命,形势变得非常危急。为了挽救革命,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行动。于是,在南昌这座城市,他们发动了起义,勇敢地对抗国民党反动派。这次起义虽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,但最终取得了胜利,也由此开启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新时期。
南昌起义是共产党对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仗,它标志着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,并且着手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。这么说吧,南昌起义就是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的一个好起点。
在军阀们打得不可开交的混乱时期,国民政府的领导能力越来越弱。那时候,共产党正热火朝天地搞革命,影响力也越来越大。所以,蒋介石在1927年4月搞了个“四一二政变”,抓了很多共产党人并且把他们处决了。
过了三个月,武汉国民政府的大佬汪精卫决定跟共产党“分手”,还搞了个“七一五事变”,其实就是反革命。他们开始猛烈抨击中国共产党,完全忘记了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国共合作和反帝反封建的原则。
国民党跟帝国主义狼狈为奸,背叛了革命,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。情况越来越糟糕,共产党知道不能干等着。为了亮明自己的革命态度,同时也为了让更多老百姓觉醒起来,共产党决定采取行动。
中国共产党着手准备革命起义,就是要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行动。同时,蒋介石和汪精卫两大集团的反革命行动,也意味着国共两党第一次携手的合作宣告破裂。
中共中央迅速集结革命队伍,重建革命根据地,并计划再次进行北伐。周恩来、李立三、彭湃等人赶赴南昌来指挥这次起义,同时,朱德、贺龙、叶挺和刘伯承等军事将领也整装待发,准备率领部队加入革命起义。
在南昌起义的打算里,有两个很难对付的大障碍,就是南昌的市长李尚庸和守军的头儿朱培德。就像老话说的“打蛇打七寸,擒贼先擒王”,要是能把李尚庸和朱培德给绊住了,那南昌起义后面的行动可就轻松多了。
周恩来考虑了很长时间,最后决定把这个重要但又有点危险的任务交给朱德去办。也就是说,虽然朱德不能亲自上战场打仗,但这个任务的成功与否,对整个南昌起义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。
朱老总做出的成绩可真不小。
1917年7月,朱德当上了滇军的旅长,跑去四川参加了打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护法战争。到了1921年,他跟着滇军回到云南昆明,当上了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。不仅如此,朱德还曾经做过南昌市公安局的局长呢。
朱德在没加入中国共产党前,在中国的南方好几个地方都干过活,跟国民党里的不少人都有打交道。到了1927年,李尚庸被武汉政府派去当江西省政府的委员、省建设厅的厅长,还一并兼任了南昌市的市长。
那时候,两个人都在南昌工作,慢慢就有了接触。后来,《靖火花》报纸上发表了朱德的一篇文章,李尚庸很赞同,从互相仰慕变成了好朋友。从这以后,他们俩经常来往。有一次,朱德找李尚庸帮忙,想让他帮忙送十几个共产党人出境,李尚庸二话不说就答应了,一点都没犹豫。
朱培德和朱德在云南讲武堂是同班同学,他们两人因为表现出色,被大家叫做“模范二朱”。在讲武堂的日子里,朱培德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,经常偷偷地看革命的书,心里向着反清革命。这样一来,他和朱德之间就有了不少共同的话题和深厚的感情。
因此,考虑到各种情况和关系,周恩来觉得朱德是这些人里最合适的。朱德有能力稳住那两位关键人物,确保南昌起义的后续安排能顺利进行。
在战斗策略讨论会上,周恩来请朱德上前,给大家好好讲讲南昌那边的情况。七月份的时候,南昌热得让人受不了,就算朱培德带着的城里守军再厉害,也被热得没办法。
现在朱培德的部队已经累得不行,人和马都疲惫不堪,正好是起义的大好机会。面对周恩来总理交给的这个重要任务,朱德眼神里充满了决心,意志非常坚定,说他一定有信心把任务完成得漂漂亮亮。
听到这话,周恩来心里松了一口气。他拍了拍朱德的肩膀,眼神里满是信任,还特意嘱咐他一定要特别小心。朱德接下这个任务后,一点都不敢马虎,他明白得赶紧想个周全的“拖时间”的办法,这样才能确保能拖住李尚庸和朱培德。
那天下过雨的南昌热得让人难受,李尚庸正呆在家里。不一会儿,朱德提着礼物敲响了李尚庸的大门。李尚庸开门见到朱德,脸上露出了既惊讶又高兴的表情。毕竟,他们虽然是好朋友,但已经好久没见面了,中间发生了不少事情。
当上市长的李尚庸,对阿谀奉承、送礼求情这一套早就见怪不怪了。所以看到朱德来找他,也没多想,心想朱德可能也是想来这儿找个差事,于是就很爽快地让朱德进了门。
朱德知道李尚庸喜欢听好话,于是他就一边给李尚庸斟酒,一边夸他工作特别用心负责,几句赞美的话让李尚庸心里乐开了花。
李尚庸在特别高兴的时候对朱德说:“朱德老兄,以后跟我混吧,我一定能让你享尽荣华富贵。”看到李尚庸完全没有起疑朱德来访的目的,朱老总这才心里放松下来。
两个人聊得正开心呢,朱德突然说:“市长,就咱俩在这儿小喝酒,是不是有点无聊啊?要不咱们把朱培德指挥也叫上吧,反正咱们三个都认识,都是哥们儿,今晚一块儿喝个痛快,咋样?”
听到这话,李尚庸觉得挺有道理,马上答应让人去请朱培德。没过多久,朱培德就匆匆赶到了。因为他之前就和朱德认识,所以也不觉得意外。简单聊了几句后,三个人就开始边聊边喝了起来。
朱德得一边掌握好起义的时机,给外面焦急等待的人们发个信号,一边还得稳住李尚庸和朱培德,别让他们起疑心。虽然朱德心里已经七上八下,但在他们俩面前,他还是装得跟没事人一样,十分镇定。
眼看天越来越黑,起义的时间就快要到了。朱德赶紧行动起来,不停地给李尚庸和朱培德倒酒,把他们俩夸得美滋滋的。一直喝到凌晨一点多,李尚庸和朱培德都喝得醉醺醺的,眼神迷离。
接着,朱德把两个人拉进卧室,并把门从里面锁上。这样,就算外面有什么动静,他们一时半会儿也出不去了。安顿好这两个人后,朱德赶紧跑到外面告诉周恩来总理,说一切安排妥当,可以开始行动了。
半夜两点多,夜空里突然响起一声枪声,紧接着炮火连天,枪声不断。朱德意识到起义已经打响,他清醒过来后,马上离开李尚庸家,急匆匆地赶到前线去指挥战斗。
南昌起义是这样发生的:当时,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,起义军在南昌勇敢地发起了行动。
根据共产党的战斗部署,由周恩来、贺龙、叶挺、刘伯承和朱德等人带头,8月1日凌晨两点,南昌起义准时开始。他们带着队伍从不同地方一起发起冲锋,起义打了四个多小时,一直到天亮才结束。
等太阳一露面,第一道阳光照到南昌城的时候,满地都是鲜红的血。这时,起义军的红旗已经在南昌城的城墙上高高飘扬,南昌城里里外外都像在讲述起义成功的故事。
起义成功后,李尚庸和朱培德喝得酩酊大醉,倒在卧室里不省人事,后来起义军把他们给抓了。这次起义一共打死了3000多名敌军,还收缴了5000多把枪、70多万发子弹和几门大炮。这些武器在后来的好多场战斗中都用上了,让部队的装备水平提高了不少。
经过部队上下齐心协力和不懈奋斗,南昌起义取得了成功。1927年8月2日,南昌城聚集了好几万群众,大家一起庆祝南昌起义取得的辉煌胜利。而且,还有许许多多来自不同行业的青年积极报名参军。
很明显,南昌起义大获全胜,这不仅狠狠打击了蒋介石和汪精卫两大势力,把革命群众从国民政府的魔爪中解救出来,还加深了老百姓对共产党的信赖,点燃了青年们的爱国激情。
起义胜利后,中共前委组建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,选了周恩来、宋庆龄、彭湃、李立三他们当委员。另外,还让周恩来这些南昌起义的主要头头组成了参谋团。
南昌起义发生后,汪精卫赶紧命令朱培德、张发奎等人的部队去攻打南昌。但起义军早就按照中共前委之前定好的计划,从8月3日开始分批离开了南昌。只不过,因为走得太急,起义军没来得及好好整顿,就顶着大热天出发远行了。
在找大部队的路上,起义军多次被国民党军队阻拦和拖延。好在朱德和陈毅带着第11军的第25师,还有第20军的第3师,最终让大约800名起义军战士安全脱险。
南昌起义狠狠挫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风,让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情高涨起来。南昌起义的辉煌成就永远值得铭记,它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竖起了一面耀眼的武装斗争大旗。
到了1957年,正好是南昌起义胜利三十年的时候,按照中央的要求,《解放军报》打算出一本连环画册,用来纪念南昌起义的大胜。但没想到,在连环画里怎么给领导们排序,这事儿把朱德惹火了。
朱德的高风亮节,主动把位置让给了别人。
接到这个任务,解放军报马上成立了专门的小组,着手开始画连环画和设计工作。经过大家没日没夜的共同努力,差不多一个月后,南昌起义连环画的初步设计稿就完成了。
连环画里,南昌起义的起头、过程和结局都被画得明明白白。不过,在画连环画的过程中,报社的人因为一个事儿争得不可开交,这事儿就是南昌起义领导人该怎么排序。
有人觉得,朱德司令应该排在第二位。在起义开始前,朱老总成功牵制住了李尚庸和朱培德,对南昌起义的作用无人能及。起义后,朱老总又亲自带兵打仗,救下了好多起义军战士,还赢得了好多场仗的胜利。
虽然朱德司令在起义里的功劳大得很,谁都不能否认,但也有人觉得,贺龙和叶挺两位将军因为亲自带兵冲上前线杀敌,战绩赫赫,杀了几千敌人,所以应该排在第二和第三。他们的勇猛和贡献,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。
报社里大家对这个事儿意见不统一,争来争去没个结果。最后,只好去请教解放军报的社长。但社长心里也没底,毕竟这些领导都是南昌起义的大功臣,谁跟谁地位都一样高。
于是,社长就先让朱德排在第二位,然后把初稿送到了中央,想看看中央有什么看法。初稿经过好几道手续,终于递到了中央审批人员那里,他们看了之后也没啥不同意见。
接着,周恩来和其他领导人一起瞧见了这本连环画的草稿。周恩来翻看着这些精美又细腻的连环画页面,不停地夸奖。他转头对旁边的朱德说:“朱老总,你快瞅瞅,这连环画里画的你,简直活灵活现的,表情和动作都跟你一模一样。”
翻看完连环画后,朱德眉头拧成了一股绳,周恩来总理和在场的工作人员都看出了异样。工作人员连忙上前问道:“朱老总,您看有啥不对的地方,给指出来,咱们一起商量商量。”
朱德说,自己在南昌起义时的作用很小,既没带兵上过战场,也没亲自去前线打仗。他觉得贺龙和叶挺两位军长,还有刘伯承参谋长才是真正的英雄,他们的功劳都应该比自己大。原来朱老总觉得自己排第二有些惭愧,所以才觉得不满意。
这话一出,把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,大家都被朱德主动让位的举动深深打动。最终,中央也采纳了朱德的建议,一致决定把南昌起义的领导排名改为周、贺、叶、朱、刘。朱老总的大度和谦逊,真是让人佩服,值得我们每个人记住并学习。

